糖心vlog精品国美杜莎的效果:美微乳-怎样正确看待体脂率数据?或许并不需要太“执着”
在跑步健身人群中,许多人都会关注体脂率这一数据指标,然而如何正确地测量与对待这一数据,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。
过多的脂肪无疑对身体健康有害,但对于普通运动爱好者来说,对于体脂率的要求也远远没有职业运动员那样严格,过于执着于降低体脂率,甚至还会起到反面的效果。
在接受跑步网站《Runner's World》采访时,医学博士法尔汉·马利克就直言,“我们不该盯着体脂率的数字,而应该把重心放在优化健康和运动表现上。”

什么样的体脂率才健康?
体脂率,即身体中脂肪重量与总重量的比例,对于许多运动爱好者来说,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健康指标。
相比于仅基于身高和体重的身体质量指数(BMI),体脂率数据能够更为细致地展现身体的肥胖程度,但究竟什么样的体脂率才算健康?
业内普遍认为,对于普通人而言,女性的正常体脂率在14%到31%之间,男性的正常体脂率则应该在6%到25%之间。
美国运动医学院则提供了一份表格,给出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的理想体脂率(达到一般、良好、优秀的体脂率)。
男性:
20-29岁:7.9%-18.6%
30-39岁:12.5%-21.6%
40-49岁:15.0%-23.5%
50-59岁:17.0%-24.9%
60-69岁:18.1%-25.6%
70-79岁:17.5%-25.2%
女性:
20-29岁:15.2%-23.5%
30-39岁:15.5%-24.8%
40-49岁:16.8%-27.4%
50-59岁:19.1%-30.0%
60-69岁:20.1%-30.8%
70-79岁:18.8%-30.0%

应该追求“低体脂率”吗?
更多的肌肉和更少的脂肪,是许多运动爱好者想要达到的目标,但在这个指标上,却并不适合去追求“极致”。
医学博士法尔汉·马利克就坦言,体脂率的浮动性可以很大,根据不同的体质与生活方式,可以有不小的差别,即便在运动员群体中,体脂率也并非越低越好。
“比如马拉松或者自行车运动员这类耐力运动选手,体脂率通常会较低,而像是举重等力量项目的选手,体脂率就会更高,男性运动员体脂率也会有15%到25%,女运动员则能达到25%到35%。”
“脂肪的覆盖可以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,减少伤病的风险,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热量储备。”
事实上,根据目前已有的众多研究,体脂率过低的害处已经被圈内广泛认可,如果男性体脂率低于3%,或者女性体脂率低于8%,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风险。
如果体脂率过低,人体会出现骨质疏松、激素分泌下降、体温下降、虚弱易病等问题,女性更是可能出现闭经。
“身体需要脂肪来维持生命的正常生理过程。”马利克直言,“身体脂肪过多会增加心脏病、糖尿病甚至癌症的风险,但过低的体脂率也会扰乱激素水平,削弱免疫力。”

太过执着于体脂率没必要
在运动尤其是减重的过程中,不少人都会特别关注体脂率这一指标,但在专业人士看来,过度执着于体脂率的数字其实没有太大的必要。
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作为普通人测量出来的体脂率原本就很难做到精确,体脂秤、测量腰围等被使用得很多的方式,都只能得出一个浮动范围较大的大略数字,而如果因为这些并不一定准确的数字而陷入焦虑,反而得不偿失。
“关键是要根据年龄、性别和健身目标,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范围内。”马利克表示,“我们不该盯着体脂率的数字,而应该把重心放在优化健康和运动表现上。”
因此即便不测量体脂率这个数据,也可以通过自拍等简单易行的方式来观察身体在较长时间内的变化。
特别是在减重减脂过程中,尤其要避免“一蹴而就”的心态。
“减肥过程中,热量摄入小于热量支出是关键,但仍然要保持足够的饮食,避免身体能量不足,同时要避免诸如睡眠不足等不良习惯,否则身体会出现荷尔蒙失衡,导致更难减掉脂肪。”注册营养师克里斯·莫尔表示。
“如果你曾经有过饮食失调的问题,最好不要频繁称重,事实上有一些研究显示,如果检查自己体重或脂肪量的频率过高,反而可能导致严重的情绪和心理问题。”